车评:阿斯顿·马丁DB9的整体简介及其性能如何

导读发现不少车友对于阿斯顿·马丁DB9各方面性能这方面的信息颇感兴趣的。小编今天就简单的说一下关于阿斯顿·马丁DB9各方面性能这方面相关的讯

发现不少车友对于阿斯顿·马丁DB9各方面性能这方面的信息颇感兴趣的。小编今天就简单的说一下关于阿斯顿·马丁DB9各方面性能这方面相关的讯息,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

对于阿斯顿·马丁车型的外形设计,最为醒目的当然就是那个全系兼有,并且延续多年的“大嘴”格栅造型,从车型历史来说,生产于1950年的DB2车型就已经开始有了这个大嘴的最初雏形设计,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革新和换代,现在马丁全系的大嘴造型已经深入人心,并且成了马丁品牌非常醒目的一个招牌式设计了。

由于采用了更为平均的49:51的配重比,而且全系均为前置后驱车型,因此马丁的每一款车型给人的感觉都很相似,全铝材料打造的车身线条都十分流畅,而且车身上的锋利感十足的线条设计也让人神经紧绷,即使你不知道它体内蕴藏着多么猛烈的心脏,仅从外观也足以让你热血沸腾。

除了外形设计以外,今天我们试驾的这两款车也都是基于阿斯顿·马丁的VH平台打造的车型,从我之前了解的情况来看,VH平台是阿斯顿·马丁最高度机密的生产平台之一,此平台主要应用于车架与车身方面的设计制造,并且VH平台所生产的车辆均采用全铝车身,这样的设计也让车架刚性更强,在整车质量变得轻巧的同时,动力性和操纵性还可以得到极大提高。

在轮毂设计方面,样式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,搭载前六后四活塞的制动卡钳,伴以398mm直径的陶瓷刹车盘,这样的制动组合让其即使在赛道上试驾也会游刃有余。

内饰方面,阿斯顿·马丁动辄几百万的身价当然要有所体现,虽说达不到极致奢华的感受,但是在精良做工的基础之上,配合以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,也足以让其购买者为这样的内饰埋单。

而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,我们今天试驾的这两款车型实用性就几乎是零了,后排座椅就如同我之前试驾过的宝马6系一样鸡肋,前排调整好坐姿以后,后排基本上是无法乘坐乘客的,所以这样的车型纯粹就是一款拉风专用机器。

抛开车辆外形和价格不谈,仅从动力配置来说,DB9配备了一款6.0LV12发动机,最大功率571马力,最大扭矩620牛·米,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.6秒。6速TOUCHTRONIC2自动变速箱换挡时的表现也更加平顺,即便你选择了最为极致的赛车模式,拉高发动机转速,换挡瞬间的表现也十分柔和。

全新一代的DB9比前代产品性能更好,阿斯顿·马丁的工程师为其设计了新的悬架系统Gen4,整车减震系统采用三级可调模式,"标准"、"运动"和"赛车"模式让驾驶员可以快速根据实际驾驶的路况和车速进行精准调节,从而使全新DB9在迎合驾驶者的感受的同时,也让车辆本身发挥到最大限度。

在赛道中驾驶,暖身圈我们只是将车辆挂入最正统的D挡,此时的车辆表现略显发闷,动力输出比较平缓,当你深踩油门踏板时发动机也是比较“矫情”的将转速缓慢提升上去,动力输出明显比较迟滞,但是车内的舒适度确很不错,很明显这个模式只适合在城区道路驾驶。

暖身圈之后,我们将悬挂设定为"赛车"模式,并同时开启运动模式,此时发动机油门响应速度突然变快,同时车辆的变速器也会非常“应景”地延迟自动升挡的时机,让发动机可以在扭矩峰值转速区间爆发出最出色的动力表现,而且排气管发出的声浪声也随之变得更加性感。

虽然是一台大马力的后驱车型,但是DB9给人的感觉却并不那么难以驾驭,刚性十足的车身足以让车辆更加贴服地面,而且极为灵活的转向可以轻松的从方向盘传递给车身,尤其是车尾。即使出弯速度稍快,车内的电子系统也会适时的干预进来修正车辆的姿态,总之DB9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“听话”的一款车型,这与我当初的判断多少有些差异,毕竟我对于英国血统的大马力后驱车还是极少驾驶的。

以上就是关于阿斯顿·马丁DB9各方面性能这方面的一些信息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 请点个赞哟!